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女性保健 > 保健信息09
编号:38804
更年期妇女心理变化与社会文化因素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8日 伽玛医生
     编辑:茜茜

    社会文化因素一般是指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包括职业、工种、文化程度、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经济条件、家庭状况、角色适应和变换,以及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近来较多学者采用"生活事件"来表示社会文化因素。

    医务人员普遍地发现,地处边远山区、信息闭塞、缺少文化的妇女较少出现更年期心理变化,更年期症状的发生也少而轻;相反,一些受过相当文化教育的但又缺乏更年期保健知识的妇女则心理负担较重,发生更年期的症状也较明显。以心血管舒缩失调症状为例,城市居民发生率高于农民;医务卫生人员、教师高于工人农民;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高于文化程度低者,文盲最低;生活环境不佳、经常争吵发怒者发生率高;离婚及寡居者发生率高。在精神神经症状的发生中也有类似的规律。

    此外,以前有明显精神创伤史、精神脆弱、神经过敏、性格比较内向及生活比较富裕、社会地位和条件比较优越的妇女,也较容易出现心理变化和神经精神症状。这些妇女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工作水平,但往往富于联想,造成过多顾虑,并且由于工作接触面广、涉及的人与事多,与他人的磨擦也多,矛盾也可能较多。她们虽有较高的文化,但又对更年期妇女保健知识缺少理解或一知半解,甚至错误理解,因此稍有不适,特别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由此看来,提高自身素养,增加更年期妇女自我保健知识是改善更年期妇女心理状态和症状的重要方面。

    摘自迈博咨询,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中年保健 > 更年期